隐睾症的手术治疗
隐睾症是指男婴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睾丸未降至阴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过程中的任何一处。也就是说阴囊内没有睾丸或仅有一侧有睾丸。隐睾病人未降的睾丸大部分在腹股沟,少部分在后腹腔,因为睾丸未降入阴囊内,所以阴囊发育也会较差,左右有时还会不对称。
【隐睾症临床症状】
1、睾丸萎缩: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内,生后2年内还只有轻度的组织改变,在小儿2-5岁以后就会引起睾丸发育不全或萎缩。两侧隐睾可使90%的病人不育。
2、易外伤:睾丸位于阴囊内,活动度较大,外伤的机会较小。位于腹股沟的睾丸,当腹肌收缩时腹股沟管也收缩,其中的睾丸即受到挤压。腹腔内睾丸也经常受腹压改变的挤压。
3、恶性变:隐睾患者恶性变的危险较正常阴囊内睾丸大20-48倍;而腹腔内睾丸恶性变的危险较腹股沟睾丸大5倍。睾丸先天性缺陷以及睾丸处于不正常的位置、周围温度较高是隐睾发生恶性变的原因。
4、睾丸扭转:隐睾之睾丸可能有睾丸引带、提睾肌附着异常或睾丸鞘膜的附着异常,易于发生睾丸扭转。
5、情绪:空虚的阴囊可引起自卑感、精神苦闷、性情孤僻。
6、其他:隐睾患者大约65%有疝气。
【隐睾症的手术治疗】
一、隐睾症手术时机:建议作睾丸固定的年龄越来越早。目前多认为在2岁以前作手术较好。对于低位隐睾亦可在6岁以前作手术。
二、隐睾症的手术疗法具体详解
(1)睾丸固定:开刀将睾丸强行固定在阴囊内,乃治疗隐睾症最主要和最有效方法,大多数患者采用此法可获得成功治疗。手术时机选择十分重要,过早可能失去隐睾自行下降的机会,过晚又将影响睾丸的功能,过去主张2~5岁为宜,最迟不超过6岁。近年有学者提出宜在2岁前就手术治疗,理由是2岁后患儿的睾丸组织已经发生病理变化。
隐睾固定方法较多,其中,目前肉膜囊固定法效果满意,最为流行。
1、肉膜囊固定法。先充分游离足够长度精索,用左手食指从切口沿皮下深筋膜的深面向阴囊分离达阴囊底部,并将阴囊底部顶起,作一1.5cm长横行切口,切开阴囊皮肤,用小弯钳细心地在皮肤与肉膜之间分离出可容睾丸稍大的腔隙,切开肉膜至阴囊腔,经切口引出睾丸,缝合肉膜切口并固定睾丸,使其不能回缩,将睾丸置入阴囊皮下空腔内,缝合阴囊皮肤。此法目前临床上经常采用,睾丸固定效果满意。西京医院泌尿外科高明
2、Torek固定法。在阴囊下部和与其相应的大腿内侧皮肤各作一2-3cm切口。阴囊切口至阴囊腔,大腿切口至筋膜,缝合两切口的后缘,经阴囊切口拉出睾丸,将睾丸及其引带固定于大腿筋膜。然后缝合两切口前缘,经三个月以上,切开阴囊与大腿缝合处,从大腿筋膜上游离下睾丸,还纳入阴囊。分别缝合阴囊及大腿切口。此方法虽然睾丸固定效果较好,但需两次手术,因创伤及痛苦较大,目前病人不愿接受。
3、精索固定法。适应于低位隐睾症。游离精索注意保护睾丸下段精索外筋膜完整。阴囊充分扩张后,将睾丸置入阴囊,用细丝线将精索外筋膜外侧固定于腹股沟韧带返折部,内侧固定于耻骨结节筋膜,各2-3针。若睾丸位置较高,可将睾丸鞘膜与阴囊底部肉膜缝合一针加固。
4、牵引固定法。扩张阴囊腔后,睾丸引带及鞘膜缝线,经阴囊底部引出缝线,睾丸置入阴囊,缝线缝合于同侧大腿内侧皮肤及阔筋膜,或将缝线结橡皮筋扎于胶布,贴于大腿皮肤,牵引睾丸2-3周。因术后牵引不便,且可至精索血管张力高,血管痉挛缺血,目前此法已较少采用。
(2)睾丸移植: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用自体睾丸移植法治疗高位隐睾获得较好效果。医生别出心裁地将整个隐睾连同它的血管一齐切下,“搬家”到阴囊里,再在显微镜下手术,将睾丸血管小心地吻合在腹壁下动、静脉上,以保证睾丸的血液循环。
(3)睾丸切除术:一旦发现睾丸明显发育不良,萎缩变小或质地变软等丧失功能情况,应毫不留情地将隐睾切除,以防日后发生恶变。
健康信息请直接进入我院在线咨询,我们的男科专家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解答。蒙自南健男科医院是云南省首家泌尿专科医院、拥有国际领先的检验仪器、高精尖的诊疗设备和资深的男科医学专家的男科专科医院。